中国国家年收入多少?
2014年,我国的GPD为63.6万亿美元(国际美元,下同);财政收入17.85亿元(含地方税收,下面没有特别指出都是包含地方的) 其中企业所得税2955亿美元,个人所得税741亿美元。
2015年,我国GDP为74.27万美元同比增长率为9.3% 财政收入20.33亿美元,同比增长率12.9% 其中企业所得3219亿美元,同比增长率12.4% 个人所得1139亿美元,增幅12.8% 从数据上看,中国属于高收入国家了。
如果只计算税收的话是高的吓人,不过这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企业税(2015年为3亿多亿美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高达89%)这些企业税收中有相当部分是向民营企业和外籍人征收的,如果把这些都算到居民头上就显得极其不科学也不合理了吧。。。 当然,还有一大半财政收入不是来自企业而是来自居民,2015年全国个税就收了1139亿美元,占到财政收入比重的56%。
另外,中国的统计制度实行的是“资产负债表”统计方式,也就是所有资产都要减除掉以后才算是真正国民可支配的收入。因此中国的GDP看起来不高但实际人均GDP和购买力水平并不低。 以美国和日本为例,美国是30多万美元,日本是3500多美元,但美国的国债却高达20多万亿美元接近GDP的2倍,日本的国债也超过GDP的2倍。如果再加上美国每年花在军事上的钱(大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5%)、日本每年的养老金支出(大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25%),那么两个国家的真实GDP就更少了,人均GDP更是要远远低于我们(我们以世界银行的数据,美国人均GDP只有5万多美元而日本只有4万多美元,我们则超过了12万美元!)。 如果将中美日三国政府所有的资产加一起然后减去债务,我们再重新计算一下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的GDP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少……反而和美国差不太多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全国2018年的GDP达到了90万亿人民币,超过了美元,成为世界排行首位的,全球最大经济体。当然这种算法和传统的算法不一样,传统算法是按照当年的汇率换算成美元计算,按照这种方法美国仍旧是第一大经济体,中国位列第二,但是这种数字和中国民众的切身感受有很大的差距,因为按照传统算法,中国尽管GDP总量已经非常接近美国,但是在人均GDP上差距依旧巨大,美国的人均GDP高达5万美元,如果中国GDP总量和美国接近,两国人口相当,那么我国的人均和美国也应该比较接近,但实际上我国的人均GDP只有8千多美元,两者相差了6倍,这意味着中国的实际国力和美国相距甚远,这种传统算法严重低估了中国经济的体量。所以从2014年开始,IMF推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即购买力计算方法,实际上就是PPS算法,按照市场物价水平计算不同国家的GDP,这样中国GDP在2014年就达到了第一,之后也一直保持了第一。
根据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数据显示,中国2019年的GDP预计为18.637万亿美元,而目前中国的人口是14.25亿人,那么中国的人均GDP就为1.3万美金,按照目前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1:7)来看,中国的人均GDP大概为91000元。
所以按照以上的算法,全国每人每年有9万块。
但以上计算有个问题,就是9万元指的是国民总收入(GNI)而非GDP,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7》的数据显示,按照当年汇率换算,2016年我国的GDP比GNI多了300多亿美元,相当于每人多了20多美元收入。而且近几年这一差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这就意味着中国对外国劳动者的净支付在不断增高。
这种趋势要引起我们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