鬍是什么生肖?
“鬍”这个字在《说文》中有解释:“鬚,眉之属也。从須,胡声。”意思是,鬍是鬚的异体字,和“胡”字同一来源。 许慎认为,“鬚”是指脸上长的毛,一般指男性上唇的胡须;而“鬍”特指长在下巴上的胡子。 其实,这种观点比较主观。因为汉字的造字法是一种象形文字,往往根据物体的外貌特征来造字。但是,人的面部肌肉是有运动的,不同表情时,脸部的轮廓是不一样的,所以,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汇里,表示的事物也有差别。例如:
1、《說文•艸部》中:“萊,艸名。一曰蕃艸。从艸,來聲。”“萊”本意为生长着芳草的土地,引申为草木茂盛的样子。
2、《玉篇·田字部》:“畝,田制也。像谷垄之形。上承禾,下受廣。凡畝之屬皆从畝。” “畝”本意为田地。
3、《集韻·侯韻》:“候,敬也。從人,矦声。” 也就是说,这些字原本是根据实物形状造的,但随着使用时间拉长,逐渐约定俗成,不再参考实物了。一个字可能有多种含义。
比如“須”,除了表示男性的胡须外,还有“必要;需要”的意思,如須臾间。另外,“須”还通“修”,指身高。 再比如说这“鬍”字,除了表示下巴上的胡子外,还可表示眉毛、眼睫毛等位置的毛发。 所以,“鬍”的字义取决于它搭配的词。
答案:龙
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出现最频繁、影响最大的形象之一。远古时期,各氏族部落之间不断融合,为了显示本部落的威风,往往以具有强健、凶猛特征的动物作为本部落的图腾。北方的黄帝部落以熊为图腾,南方的蚩尤部落以牛、蛇为图腾。经过多次部落战争,各部落相互融合,新的氏族部落产生了,新的图腾也随之出现。龙就是融合熊、牛、蛇及马、鹿、 tiger 、鱼等多种动物的优点而构成的图腾形象。关于龙的由来,中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记载,如《周易·乾卦》说:“飞龙在天”。宋代罗愿在《尔雅翼·龙鱼鸟兽》中说:“有鳞曰蛟龙,有角曰虬龙”,“蛟居于水,潜则不见,跃则复出,是故为神。虬蟠则屈,飞则周翔,故为能也。”人们根据其喜水和善于腾跃的特征,把它和风、云、雨、雪等自然现象相联系,把它视为神物,因而,龙也有了呼风唤雨、翻江倒海、腾云驾雾等巨大能力,人们便以龙子、龙孙相称,表示尊崇之意。龙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龙的形象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中也多有见。从这些文物所显示的龙的形象来看,商周时期的龙还保留着原生形态的痕迹。其后,龙的形象经过了多次演变,从远古时期的简陋、粗犷、神秘,到如今的丰满、美丽、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