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是五行中的什么?

彭焱森彭焱森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古人把太阳系所在的银河系称为紫微垣,把银河系其它区域都称为外域. 外域又分五大区,每个区内又有28宿,合称二十八风.每宿由若干星组成. 上文中提到“东壁”就是东方苍龙七宿的一部分. “奎、娄、胃、昂、毕”属西方白虎七宿. “亢、氐、房、心、尾、箕”属北方玄武七宿. “斗、牛、女、虚、危、室、壁”属南方朱雀七宿. 在上面提到的28宿中,除“尾”“箕”二宿外,其余26宿均由四颗星组成. 这四颗星被合为一个单位,称为“星官”,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星座. 《史记·天官书》记载的140多个星官分为50多群. 现在比较通行的1440个恒星位置表将全天恒星分为290个星座。

古书中的星等,指的是整个星的亮度,和我们现在的星等概念不同,它没有表示星等绝对亮度的单位. 现代天文学家所测定的恒星光度以人眼在夜间所能看到星星的亮度为基准而确定其等级,这个基准叫“等”.一颗星的明暗程度用“星等”来表示,星等的数值越大就表示该星的亮度越低,反之就越高。 现代科学对天上的星星进行了定量描述后,人们发现这些数字确实和古代中国文化中一些数字非常吻合。

满建芳满建芳优质答主

在中国文化中,以木行配东方,为春季之卦。古人以东方星宿最亮者为木星,因以“东”配“星”,故称“东星”、“东君”、“东辰”、“东极”、“东皇”、“东帝”、“东皇太一”、“东皇太乙”、“太一星君”、“太乙天帝”、“星君”等等。道教吸收其说,并把“东星君”纳入神系,作为四时四神之一“东方岁星太昊之神”而加以人本化。

岁星,亦即木星。古人迷信思想认为星宿影响人事,“东方星主万物始生”,“大角(星宿名)者,天王正星”,是“岁星”、“角星”的合称。汉代统治者认为“木为东方,主春生”、“春者,天百物所出”,故曾一度实行所谓“南郊”祭礼。《汉书·郊祀志》:“孝宣皇帝郊祭长安东,有五置上帝,其一置东郊,其兆曰高寝、高明,曰太乙、五帝、后土、三一、日、月、北斗、西王母、周公、大一、五山、五泽、四渎、岁星、大角,合三十神。”又《后汉书·祭祀志》记东汉明帝永平二年(59AD)郊祀“三雍宫”礼,“其东曰青台,祠东帝(青帝)”,可见所谓东星在汉代的“五帝”之中。在道教的“五方五老”中,东方乃为“苍帝之神”。

《云笈七签》卷五《道教戒律诀法序》“……次东帝,字紫烟,号万灵帝君,讳钩陈。”东星君在《上洞八十一庆育宝录》、《太霄琅书经》中,其职掌为“治东方,分理寒暑”、“治东方之司,主万生物命之辰”、“持阴阳之政柄,调寒暑之节度”。

《升玄消灾护命妙经》称东方岁星太昊之神,乃“天帝之长子”。其像为“青面乌发,赤内衣,素裙裳,衣冠若王者之服”。《太上说禳灾解厄妙经》称其“佩五色神符,驾苍龙神车而建云幢飞霞之旌节,以玉女七人导行,以六丁六甲、金童玉女数千,左右前后侍卫”。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