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对应什么生肖?
子鼠丑牛吧,子是正位,所以是鼠,而丑在十二辰中排第二,也就是说丑是2的,二进制里只有0和1,因此是牛 午马未羊 ,午是第七,七就是111,三根杆,中间一根倒,没柱子,就是羊;未是第六,六就是1100,四根横杠,中间两根并在一起,两头各有一根短竖,就是羊。(个人理解)
寅虎卯兔 ,左上一点是木,木遇火就燃烧起来,左边是寅,像火烧的样子,右半边是卯,像弯弯的月亮,合起来就像兔子耳朵长长地立着,且有点红扑扑的颜色,至于为什么是虎不是豹子我认为是因为在十二生肖中属虎的排第三,而狮子的头很像老虎,为百兽之王,所以用老虎代替了狮子。
巳蛇申猴 ,左半边的上面一横代表阳光,下面一横代表土地,两个竖代表植物,整个就是一条伸展开来的藤蔓,右边半部分也是由两两相对的符号组成,上半部分像一个向下的箭头,表示从地面往上生长,下半部分像一只朝上的手,表示阳光雨露,整个就是猴子了。(我觉得这个好难画啊……)
亥猪子鼠 ,整个符号看起来就是一个字“鼠”,上面的一横代表着老鼠长长的鼻子,两边对称的黑点代表着眼睛,中间的一点代表着嘴巴,而“口”的形状正好把上面的部分包围了起来,形成了“猪”的字形。当然,这个字的读音也应该和猪有关。(我查了字典,字音确实与“猪”相同)
酉鸡戌狗 这个不好解释啊……我尽力了……左边是一弯新月,上面有圆弧形的符号,我想象征初升的月亮,右边是两个相对的三角形,像犬牙交错,下面是两个短竖,像站立着的狗。(呃……是不是形象点?别嫌弃~)
子鼠丑牛 我尽力了……
未,是指中国农历地支中的“未”位,居于午、申之间的十二地支的第八位。对应的十二生肖属羊。在干支历法中未位前一位是午位,后一位是申位。根据十二地支对方位的安排,未位属于南方,方位为“南午偏西”的位置,对应的十二卦为姤卦。未在十二月建中建未,属于农历七月份。六韬五音十二律中对应的律是大吕。
十二地支计时法:
子时 (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意为一天中人的活动停止。相传这时候是鼠类(生肖鼠)活动的时间。
丑时 (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又名平旦、黎明、鸡鸣、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这时候牛(生肖牛)正在咀嚼青草,天将亮未亮。日将出(地平线下0.267度)至0.833度(视太阳半径和大气折射影响而略有差异)。此时此刻,夜幕开始渐渐褪去,黎明的曙光前,此时是祭祀的好时辰。
寅时(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又名平旦、黎明、鸡鸣、平明:十二时辰的第三个时辰。此时,天空一片灰白,黎明前的黑暗接近尾声,曙光初现。这时候是人出生的时候,此时人们发现老虎(生肖虎)也开始活动,所以寅时又叫寅虎。
卯时(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又名日出、日始、破晓、旭日等:十二时辰的第四个时辰。此时阳光开始显露,太阳露出地平线。属兔(生肖兔)习惯于夜间活动,白天休息,这时候正是兔子醒过来的时候,所以叫卯兔。
辰时(北京时07时至09时), 又名食时、早时良辰:十二时辰的第五个时辰,吃早饭的时间。相传,这时候是龙(生肖龙)们在波涛中欢乐的时候。辰时的初一至十五叫上弦,十五至月末叫下弦。古人称月亮在辰时的天空中如一条弯弯的浅舟,划行在银河之中,如巨龙戏水,吞纳日月,所以辰属龙。辰时从太阳升出地平线开始至落回地平线三分之一处。
巳时(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 又名日禺(禺通隅gu3)、日南至、巳时、隅中、日禺、过中、阳日:十二时辰的第六个时辰,临近中午,阳光大盛,蛇开始活动(生肖蛇)。午时是祭祀的大好时辰。巳时从太阳升出地平线三分之二处开始至升至中天。
午时(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又名日正、日央、中时、日当、正日:十二时辰的第七个时辰,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了。这时候是马(生肖马)在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古人认为“南方者阳,马者阴也”,为阴阳调和之意,把马放在正午时间。
未时(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又名日跌、日央:十二时辰的第八个时辰,过了中午,开始打瞌睡了,羊该下山活动了(生肖羊)。
申时(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 ,又名日铺、夕食、日沉、晡时:十二时辰的第九个时辰,太阳偏西之时,猴子快活起来(生肖申猴),为申时。
酉时(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 又名日落、日入、黄昏、日没、日入、日没、昏时、日归、晡时、黄昏、返景、日傍、日旰、日昃:十二时辰的第十个时辰,此时太阳落到地平线下来,光犹未散,鸡开始进窝,狗开始守夜(生肖狗)。
戌时(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又名日入、日夕、夕时、日暮、日晚、夕刻:十二时辰的第十一个时辰,夜幕降临,陆地上一切生物停止了活动,进入休息时间;天上清风徐来.吹起了夜晚的凉风;离家在外的亲人该回来了(生肖猪)。戌时太阳落到地平线下12度。
亥时(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又名黄昏、人定、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