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原因?
1、信息不对称,借款方不清楚自己的实际价值,出借方也不知道能不能收回资金,风险如何;
2、借款方一般信用状况和抵押物情况都不好,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他们,民间借贷又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他们的选择很少,只能借钱成本很高的民间融资;
3、政府为了鼓励创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了很多优惠,企业负担较低,但贷款很难,所以在市场上,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比较突出。 随着国家金融制度不断改革和创新,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在不断改善,融资渠道也在不断扩大,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不断的调整和优化。
一、改变观念,强化服务 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容易受到企业的局限,往往只关注于自身,而忽略了金融机构的存在。其实,金融机构也是市场的一部分,是与客户双赢的合作关系,需要与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掌握客户的真实需求和危机,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中小企业要改变以往的观念,多和金融机构进行沟通,寻求适合本企业的融资服务。 二、规范经营,加强管理 无论是银行贷款还是通过其他形式融资,银行等金融机构都会对企业的负债水平和财务状况加以考量。中小企业必须注意日常的财务管理,做到财务的规范性,合理调度资金,节约成本。同时,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可以降低融资的成本,提高融资的可获得性及成功率。 三、整合资源,完善结构 中小企业往往面临资产规模小,可抵押物少等问题,所以单一的融资方式难以得到满足。这就需要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整合资源,拓宽融资的思路。例如,可以将固定资产、流动资金等进行合理的调配,以实现不同形式的融通;还可以将未来的预期收益作为担保,提前进行资金的筹措等等。除了传统的融资方式外,还可以借助当前火热的互联网+模式,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进行多元化融资。
1、小微企业融资难是金融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效应
由于贷款企业多,而信贷员少,银行信贷员不可能对每个贷款小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因而造成信息的不对称效应,使得银行在资金借贷上持有谨慎态度,人为地提高了小企业的贷款门槛,增加了小企业的贷款成本,形成了小企业融资困难。
2、小微企业融资难是金融机构的趋利本性使然
借贷市场属于一个“逆向选择市场”,银行是借方,小企业是贷方。在借贷前,银行不清楚小企业是低风险企业还是高风险企业,但作为金融机构,它追求的主要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因此,它宁愿将资金集中借贷给能够提供多抵押、多担保、低风险的大型企业,而不愿意把资金借贷给风险大的中小企业。这种“搭便车”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3、金融机构放贷的信贷配给和信贷抵押使小企业融资雪上加霜
由于信息不完全和资金配置的短缺,根据信贷配给理论,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金融风险,就会设置一些诸如抵押、担保和信用等进入壁垒。这些高门槛使小企业难以逾越,贷款难、融资难可想而知。
4、民间高利贷的存在扭曲了金融机构的贷款行为
小企业是高风险投资群体,对信贷资金的需求极为强烈。风险小、利息低的正规金融机构放贷给小企业会使其盈利目标与风险目标产生矛盾。而民间高利贷的利息是国家银行贷款利息几倍甚至几十倍,对于小企业来说,民间高利贷是很难承受的。尽管如此,金融机构出于追求高风险与高利润的原则,出于规避风险与获取信息对称性的策略,它们宁愿将资金放贷给高利贷,也不愿把资金放贷给小企业。从而在客观上加剧了小企业融资困难。
5、小微企业融资难也是小企业主和成员个人素质和财务管理水平不高造成的
小企业规模小,管理不规范,财务信息不透明,缺乏规范运作和合法纳税,提供不出符合要求的、银行能把握的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难以达到银行要求,这也是导致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