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健为什么不打cba?
很简单,商业价值和篮球水平问题 马健的篮球水平不用说了吧,中国男篮历史最佳后卫之一。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 职业生涯拿得出手的成绩也有,北京首钢王朝缔造者之一,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男篮历史上最伟大的战役之一,对西班牙的一场准绝杀,还有01年世锦赛对阵德国那记绝妙的外线发球。
但这些都是老黄历了,现在提起来只有怀旧的人才会感叹一句“啊,他曾经干过这种事!”对于现在的球迷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没有关注度就没有商业价值,而马健已经退出了国家队,没有国家队比赛可打,联赛也不在最强阵容里,关注他的人也越来越少,商业价值可以说几乎为零。以他现在的打球风格(突破、上篮为主),对抗程度下降之后甚至可能产生伤病,继续降低的商业价值。所以从球员时期就过得十分潇洒的马健何必自己找罪受呢。
一、首先,马健从1992年离开中国国家队后就没有在中国篮球联赛中征战过,因此严格上说,马健从1992年之后就没有打过中国篮球。
二、其次,马健离开美国nba联赛后,在美国还打了两年的d league,即现在的g league,翻译为发展联盟,属于nba的附属联赛性质,相当于预备联赛,其水平仅次于nba。可见马健从1998年离开nba后也没有去低水平的联赛效力,而是去打了预备联赛。
三、再次,2000年马健返回中国后曾效力于美国ABL联赛的北京猛虎队,ABL联赛是美国的一个地区的地区联赛,其水平还不如中国现有的cba联赛,该ABL联赛在2011年已经倒闭停止运行。
四、最后,2004年时马健已经年届42岁,当年他担任北京奥神队的助理教练,同时作为球员兼教练随队征战美国aba联赛,ABA联赛是美国的一个国家性质的联赛,与NBA同级,但其水平比NBA差。
综上可知,一个在美国曾征战过NBA,并在美国打了几年预备联赛,在美国打过地区联赛,在美国打过国家联赛的球员,是不会回到中国去征战目前的cba联赛的,即便在2003年时cba的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可见马健不打cba的理由很简单,因为那时打NBA预备联赛、地区联赛、国家联赛要远远好于cba联赛,况且马健在2004年时已经42岁,而那时的cba联赛已经出现刘玉栋、姚明、李楠、巴特尔、巩晓彬、胡卫东、孙军等一批球星,这对于一个42岁高龄、远离中国篮坛十多年的马健来说,回到cba联赛征战确实有点难度,因此打ABA联赛要好于cba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