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是成语吗?

甘梓凌甘梓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井底之蛙为汉语成语,出自《庄子·外篇·秋水》,意思是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现比喻见识短浅的人。该成语为贬义词,可作主语、宾语、定语。井底之蛙的近义词有坐井观天、目光如豆、管中窥豹、鼠目寸光、一孔之见,其反义词有见多识广、高瞻远瞩、目光如炬、博古通今、无所不知。

该成语是一个用“之”字复指代词式结构的成语。含讥讽否定的意思。其本义指安于小成而不自知、浅陋狭隘的人,引申指知识局限、见识短浅的人。

成语出处: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庄周《庄子·外篇·秋水》“是故欣然自喜,以天下为不足。于是鸱得腐鼠,鸳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这个有名的庄子寓言的本意不是批判井底之蛙的浅薄无知,而是批判鸱、鹓鸩的“自足”、“吓人”心态,进而批判“宋国”、“梁国”的君王、达官们醉心于功名利禄的心态。“井底之蛙”成为人们熟悉的成语典故,后用来形容那些缺乏远见、狂妄无知的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