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私募基金工作好不好?

凌小当凌小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在私募行业从业近10年的老兵,这题我会! 首先,从职业路径而言,公募→私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转变方式。因为两者遵循的规则和从事的工作内容大体都是一致的,所以从公募到私募相对易行; 但反过来,私募跳到公募却相对困难一些,因为在私募这一端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发掘赚钱的机会,而公募则更注重合规和安全。对于长期浸泡在私募圈子的人来说,一开始进入公募可能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其严谨的工作流程和严格的风险控制要求。

第二,从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来看,主要取决于具体所做业务的类型。 一般情况下,公募基金由于管理规模、监管要求和投资者结构所限,能够选择的投资范围相对比较窄。比如股票型基金80%以上的资产须投资于股票,债券基金80%以上的资金要投资于债券等等。因此工作内容也相对简单,易上手。 而私募则会因为所对接客户的不同分为很多种,如阳光私募主要服务机构客户,需对市场有较为精准的研究和判断,制定合适的交易策略并严格执行,以帮助客户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为目标;量化投资方面的工作比较偏重数学、统计以及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对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编程能力都要求较高;FOF投资方面需要具备一定的宏观政策把握和国际视野,同时结合对大类资产的判断进行合理的组合优化。

不论具体工作岗位如何,都需要从业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及相应的职业技能。 第三,从薪资待遇而言,主要跟岗位级别和所在机构的相关制度安排有关。 因为私募一般实行的是底薪加提成的薪酬机制,所以刚开始入职的新人可能薪资水平会相对较低,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和业务能力的提升,收入也会水涨船高。 至于大家关心的年终奖和提成的问题,则取决于当年度业绩表现,这点与公募有一定区别,在私募,年底奖金和提成分成与当年度业绩绝对值成正比。所以在私募工作,业绩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不过,在私募也有好处,那就是如果所负责的产品在运作期间的表现较好,可以一直拿到不错的分红或提成;并且这些收益都属于个人,不用交税!!!!(注意:这一点只有在私募工作过的人才知道呀) 综上呢,如果在公募做投研工作觉得看不到希望或者想换个环境,私募是个不错的选择~

盛木红盛木红优质答主

私募基金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管理规模大小、从业团队素质、机构信用背靠、业绩记录稳定等等都是区别其好坏的关键。

一个好的环境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更能看到别人的眼界,而眼界能够影响人的思想。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到一个好的私募历练一番,毕竟好的思想对一个人的一生有极大的影响。

但是私募行业水比较深,而你刚刚出来走马上任,对这些深浅并不太清楚,往往上当受骗也是大有人在。所以对一个靠谱的私募基金,建议从业前可以多方打听了解,尤其是业内同行,毕竟他们更懂其中的道理。

如果刚毕业就考虑私募基金,这个有点为时尚早,私募基金要求有丰富投资经验的投研,并不是像券商一样做实习生为主。虽然私募基金普遍比券商待遇高,但是券商有长远的职业发展体系,刚毕业的学生到券商做研究员积累一定经验后,再转向私募并不迟。

私募与公募的区别,首先,公募研究员更注重于行业趋势的研究,强调对产业链的上下游以及行业大格局的判断,因为公募资金体量庞大,他们投资看重更大的β;而私募更注重于个股的阿尔法,对个股的深入研究要求会远甚于行业,毕竟私募的规模相对小,能够操作的股票池更大。

其次,私募行业一般没有严格的晋升体系,不像公募一样,有从研究员到组长/金工到基金经理的晋升体系。很多私募是某大牛人物牵头组建的,公司员工也相对较少,很多研究员也是负责人,对有想法的同学来说,在私募能够学到更多的从0到1的公司架构组建和投资逻辑的搭建

最后,私募相对于券商和公募,公司规模小,人员流动也是比较频繁的,因此对入职以后,如果遇到不顺利的私募,随时有跳槽机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