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拉球手要放松吗?

尹杰尹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拉球”。 以击球过程来划分,球类运动可分为“击打型”和“抽打型”。 顾名思义,“击打型”是通过击打形成球路变化;而“抽打型”则是通过抽动形成球速变化。 显然,“抽打型”是借助力量的纵向传导形成的运动方式。这种技术动作要求肌肉能够充分收缩,并具备强大的爆发力。所以,能够做“抽打型”技术的运动员普遍身体素质较好(爆发力强、速度快)。我们常见的乒乓球基础技术中,正反手快撕、快攻、加转弧圈等都属于“抽打型”的动作。 在所有“抽打型”的技术动作中,“拉球”是最为特殊的一个,同时也是最为重要和实用的一种技法。因为它同时兼具“击打型”与“抽打型”的特点—既可以凭借力量传递形成初速度,又有通过球在桌面上弹动产生旋转的变化。所以,“拉球”是乒乓球技战术运用中最基本的也是应用范围最广的技术之一。 题主的这个问题其实应该改成—乒乓球拉球时,究竟是发力还是不发力? 因为拉球动作本身就兼具发力与不发力的特征,所以很难具体界定到底是发力还是不发力——这就像数学里的“罗尔定理”一样,存在性定理并不能解决具体问题。所以,我认为题主可能是对拉球的动作不了解,产生了误解。

以正手拉球为例,一般情况下,拉球动作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引拍、挥拍、收拍。其中,“挥拍”又包含:持球、发力、还原三个小环节。 那么,每个环节都需要发力吗? 答案是肯定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各个小环节所发力的方向和力度是不同的。且各小环节的衔接是非常迅速的,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瞬间完成了整个动作。所以,从表面上看似乎看不出明显的发力过程。但这恰恰掩盖了发力过程的本质。 从本质上看,每一个动作都是通过“力的传递”实现的。

以正反手拉球为例,一般需要手臂、腰部、腿部等全身多个部位共同发力才能完成。而且,这些发力部分相互间是通过肌肉组织紧密相连的,因此难以区分哪个部分是主发力点,哪个部分是辅助发力点。但我们只要了解每个部分的发力方向,就能清楚这个动作是如何发力的了。

殷建红殷建红优质答主

首先要了解手部肌肉这个群体是快收缩纤维为主的混合型,如果练球的你,发觉自己的手总是酸痛无力,可能就是快肌纤维疲劳过度,其主要原因就是拉球时肌肉紧张过度收缩过猛。

正确的拉球发力方式是手、前臂、大臂和腰背协调发力为主,手部肌肉只是参与发力,并不是主要发力源,所以拉球时手部紧张过度用力不仅效果差,而且容易疲劳影响持续击球能力。手部肌肉在击球中只是在击球瞬间发力撞击球,摩擦旋转球时手部主要负责控制发力的捻转方向和摩擦质量,这个捻转和摩擦也是轻微带过,过于紧张集中发力也是大忌。

还有一个就是握拍用力过大,感觉手指手腕都有被限制发力,所以一旦发力就有明显牵制感,而且也影响了拍面的转动,拉不同旋转的球也会有束缚感。

在平时对拉中,可以有意识的进行调整试验,在感觉上体会发力效果,其实真正能打到球的只有指尖和手掌根部,其余三指和掌外肌肉在击球中都是辅助的,如果能把这个区域肌肉保持一定放松状态,发力击球在指尖和手掌根部肌肉发力为主会更好,这个区域受手掌神经支配,而手掌神经不是运动神经,它的主要功能是感觉,运动神经支配的是前臂以上的肌肉群是主要的发力源泉,掌心是少阴心经经过地方,有调节心脏和全身血统的功能,拉球时该区域的肌肉保持放松状态有利于经脉疏通气血运行。

平时也要有意识的进行握拍手指锻炼,大拇指和食指的掌指关节、指指关节多做操。

综上所述,拉球时手部适当放松,保持良好状态和提高击球效果有帮助,在实战对抗中根据来球和落点选择发力还是借力击球也会有不同区别。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