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字五行属于什么属性?
从文字学的角度看,“玉”是个形声字。《说文》中解释为:“玉,石之美者。”可见,“玉”的“王”部为声旁,表示读音;“玉”的部分为形旁,表意。“王”“玉”两字在古字形上的区别就是“王”上部多一点,这一点就是表示宝玉的形旁。而“玉”的字形演变也是由“王”字加一点而来。所以从这一方面来看,“玉”的属性应该是属于土行,因为“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中,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然而,如果仅凭“玉”的字形来判定其五行属性的话,那可真是小看老祖宗的智慧了。要知道我们的祖先可是留下过像《尚书·洪范》这样精辟的著作的。其中就谈到与五行相关的天命问题,书中说到: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这是不是可以看成上古时期关于五行的命名和排序呢?再参考一下东汉王充的看法: “五行之数,各归本土,故水日雨,火日露,木日风,金日从,土日和。” 是不是更印证了“玉”属土的说法呢?然而,《红楼梦》里却写道: “宝玉听了,假意的恨的跺脚叫道:‘偏生我早点不起来!这会儿何苦呢?’宝钗笑道:‘这会子又后悔,太晚了。’” 这里“玉”的属性变成了木。难道是作者曹雪芹犯错了?其实不然,这里作者正是运用了五行相生的关系:“木生火,火生土。”所以说,“玉”的属性在《红楼梦》里就变成了木。那么,玉字的属性不就变来变去没定准了吗?其实也没有这么复杂。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理论都是相通的。在这里还可以用《易经》中的观点来解释这个问题。《易·乾》中有言: “君子黄中通理,博闻强识而让,敦厚诚实而志。是故,知进德,而知退;知荣,而知辱。”
此处“黄中”二字就代表了土,而在下文中还有“坤厚载物,德合无疆”的句子,所以可知土在《周易》中的地位是相当高的。 而木则在《周易》中被认为是生发之物、向上之物。正如《易·乾》中所言: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这里的“品物咸亨”指万物皆得以生长顺畅。而生长自然是向上的,所以我们才时常说到“万象更新”。如此,土生于木不就有了着落吗?
玉在中国文字里,是个十分特殊的文字和文化符号。玉与金、并列成为最广泛的吉兆文字。金有坚固锋利之性,玉有温润华泽之泽,两者都是为人们所欣赏和珍爱的器物和饰品,在周代,金文已将玉字使用很多,并且有十分复杂的玉组配而成的器物和首饰。《说文解字》里,玉部文字就有98个。所以玉字在古文字中是与人关系十分密切的文字,也是人们最欣赏的文字之一。古人爱玉之心,从殷商开始,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并一直流传下来。《周礼》记载,周代有专门管理玉器的玉府,有2600多人,可知当时用玉有多少。
玉字的甲骨文字,像一串串玉石或玉片,这是玉的象形文字,本义指玉器。后世金文、小篆继承了这一形状。现代汉字的玉字,仍然像一串玉片,只是下面的勾笔简化了。玉有五德,这是古人对玉的认识。《说文解字》说:"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这是古人关于玉的五德,简言之,玉的温润象征人之仁德,有内里之美象征人之义德,其声远扬象征人之智德,不屈于折象征人之勇德,有棱角而不伤人象征人之洁德。仁、义、智、勇、洁五德与《周易大传》的天有德而光明,亨、利、贞四德相配。
玉的五行属性为金,玉是金石之精。与五行中的金相配。玉字的五行为金,是因玉有金属之性,古代中国,是青铜器时代,故以金属为贵,玉之贵,也是与金属相配的。《周易》系辞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系辞传》说:“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是说河图洛书是自然界的征象,圣人则之,取法于河洛,创制了筮法和占卜方法。河洛之象是天地自然之象,所以,河图洛书的数理,也就是天人合一之数,河洛之理,是天人合一之理。用天象、坤象、人象来说明大衍筮法取5,奇数为阳;取4,偶数为阳的原理,就是出于天数、地数、人数的合一。所以说,“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这就是大衍占筮之数。
河图成数图(天数):一(10),生三(20);一生九(30);二(40)生四(50),二生八(60);五生五(70);三(80)生七(90),三生六(100);四(110)生八(120),四生六(130);九(140)生七(150),九生一(160)。河图的天数为30、60、100、130、160五个成数十位成数,地数为20、50、70、90、120五个未成数十位成数,天数、地数成数(阳卦)大于未成数十位数(阴数)总和,是780:690=26:23 ,大于2:1。所以河图中,卦数和卦气数是26(天数、阳数):23(地数、阴数)成数比,不是正好相等的比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