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会查企业电脑吗?
会的,我们这有前科 某市证券期货稽查大队来检查某机构,该机构事先知道调查的方向,所以把一些重要资料做了删除处理。但是还是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于是责令该机构提供最近一段时间的备份数据。该机构照做之后,发现居然有数个月的缺失!!经查明为该机构IT人员删改所致。
随后该IT人员被带走协助调查。 调查期间,该工作人员虽然承认了违法事实,但坚持认为所影响的文件数量较少且均已恢复,未造成实际损失,因此拒绝签署查明事实的书面材料。
由于本案涉及人员故意毁坏会计凭证、账簿,涉嫌构成犯罪,根据《执法办案手册》的有关规定,应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为此,该案件经依法报请批准予以移送。
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的,只有出现违法情况,才会对电脑进行检查。
企业电脑被证监会查到的内幕交易情形主要包括以下五种:
1、利用时间差进行交易,主要指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专业中介机构、研究员、分析师以及有关公司高层等基于工作原因可以比普通投资者获取研究报告或投资信息的时间更早,在知晓研究对象尚处于筹划重大信息期间,利用其所掌握的信息优势,以控制或使用他人账户先行建仓,待报告正式对外发布或信息正式公开披露后进行反向交易的行为。
2、亲属或朋友之间传递交易,主要指具有特殊身份关系或朋友关系的当事人,利用其身份优势,在知晓有关重大信息报告撰写、研究分析或研究对象尚在筹划重大事项的情况后,将相关信息传递给亲属或朋友,唆使、明示或暗示其交易该证券。
3、借用他人名义交易,主要指知悉重大信息的当事人,在重大信息报告正式对外发布或信息正式公开披露之前,为逃避监管检查,回避敏感时点,借用或租用他人名义进行交易,待股价异动后通过平仓获利。
4、利用职务便利交易,主要指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证券研究人员、交易员、基金经理或投资经理,证券交易所或者指数编制机构的指数研究员、成分股推荐或者决定人员,基金管理人的基金经理、风险控制人员、指数编制机构的指数研究员等在负责具体指数研究、基金或指数型基金投资管理过程中,由于职责需要可直接接触指数样本或成份股投资信息,利用职务便利在敏感时点交易指数样本或投资组合中股票,进行盈利的违法行为。
5、提供信息获取收益,主要指负责对外发布研究报告、决定指数样本或成份股投资组合、基金买卖股票投资的有关人员,将敏感信息以一定价格作为获取收益的条件,有偿提供给特定当事人,并指使、操纵当事人利用信息买卖股票的内幕交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