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那几年经济下行?
记得2015年之前,每年GDP增长率都是8%以上,那个时候觉得中国经济肯定会越来越好,2014年和2015年开始投资房子,当然现在来看确实是买在了最低点,但是当时周围有很多朋友都觉得房价还会降,因为国家一直在调控,我坚持不买,结果当年就涨了,很兴奋,之后就是疯狂的上涨,直到2016年下半年。
2016年上半年还在不断看空,到了下半年也变成了看多,毕竟大部分人不会在最低点买,也不会在最高点卖! 可是从2016年以后,GDP增长速度明显下滑,2017年、2018年一直是6%-7%之间,很多人都开始讨论GDP下落的问题,我记得最清的一句话是,GDP已经落到7%以下了,该抄底了吧,结果2019年GDP增长率直接降到6.1%,很多人都在谈论GDP增速为负值的可能,我真的记忆犹新,那年春节正好在国外,每天在论坛上看着大家对中国经济前景的讨论,心情非常复杂,好在中国经济在年初疫情的情况下,依然快速复苏,让所有人松了一口气。
但是从2017年到去年,我的资产确实一直在上涨,房地产,股票等都是这样,让我有些迷茫,到底是国运来了?还是泡沫破了?一直纠结其中。尤其是看到身边很多小白领,月薪三五千的,却因为互联网经济的崛起,靠着杠杆买了两三千一平米的房子,看着他们意气风发的样子,真的有一种幻灭感,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和奋斗真的有意义吗?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到每一个人了吗? 我不是学者,不能搞出什么经济学定理来解释这种现象,但是我始终感到痛苦,一种无力感和被割韭菜的屈辱感缠绕着我,我到底是在向上生长还是在往陷阱里坠落?我一边努力一边绝望,这种复杂的情绪至今仍然深植于我的内心。
中国在2013~2016年出现了一轮经济下行。2012年,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9.8%、45.3%和44.9%,相比改革开放的头三十年,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和完善。2012年中国GDP增幅为7.8%,2013年为7.7%,2014年为7.4%,2015年为6.9%,出现了轻微的经济下行。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出现了下滑,2012年以前,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均在25%左右,2013年为19.6%,2014年为15.7%,2015年为10%。这种经济下行与前面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GDP在全球的占比仍然在提升。2011年,中国GDP占比为10.5%,2012年为11.5%,2013年为12.8%,2014年为13.4%,2015年为14.4%;2011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7%,2012年为30%,2013年为31%,2014年升至34%,2015年则达到40%。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此外,2014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首次降到30%以下,城镇居民在住房、汽车、教育、文化、医疗、保健、休闲等方面消费需求扩大,信息、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新兴消费层出不穷,个性化、定制化需求增多。
而这种新的经济增长特点,也给传统的增长方式、投资方式带来了一些问题,如钢铁、煤炭、水泥等产品出现了相对过剩现象(并非绝对过剩),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出现了较长时期的下降。而造成这一轮经济下行的重要因素,是外生变量的变化。
由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世界金融危机,因此美国、欧洲等主要发达经济体需求下降,中国外需严重不足,2008年~2015年,中国出口增速从17.8%下降到6.1%,外贸增速从25.5%下降到0.6%。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也出现了经济下行,如印度、南非、巴西等。印度从2008~2009年的14%下降到2014~2015年的7%左右;南非从2007年的5.36%下滑到2015年的0.6%;巴西从2010年的7.5%下滑到2015年的-3.8%。由于全球经济进入下行周期,中国无法幸免。
但是也要注意到中国经济与这些国家相比仍然具有较强的增长动力,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均GDP仅有7589美元,仍有一定的补课空间。而与新兴经济体相比,中国的产业链更为齐全,制造业更具竞争力,创新能力更强,制度红利、人口红利、改革红利、教育红利等仍然比较明显,这些因素也将推动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