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开展利好哪些股票?
目前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印度的仿制药产业将受益于该法案的实施,国内创新药企也将因此受益。印度是世界最大的仿制药生产出口国,在原料药合成和制剂工艺上拥有大量专利保护较少的技术,同时有庞大的制药人才队伍支撑。近年来印度仿制药企业加速扩张全球市场,根据IMS Health数据,2014年印度仿制药在全球市场的份额达36%;在美国市场份额更是达到了约75%(美国FDA不批准新药上市,患者只能使用仿制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仿制药市场,印度仿制药的进口量占全部国产药的40-70%。随着《DTC》法案及《2012年药品价格调整法》的落地实施,印度仿制药企业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有望进一步提升到75亿美元左右。《DTC》法案还规定在美国销售的所有仿制药必须通过美国FDA认可的验证性审评程序,这一政策将提高仿制药进入美国的门槛,对印度仿制药企业的技术实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认为这将促使仿制药行业向头部企业集中——我国也是如此,目前国内排名前五的企业市占率已经接近四成。
2、《DTC》法案对于处方药销售限制较多,部分处方药将通过处方外流的方式流入印度仿制药领域,国内创新药龙头公司的产品也有望成为下一个出口至印度的“超级品种”。 我国医药行业长期存在的药品定价机制缺乏灵活性导致“以价换量”模式盛行,产品销售额与毛利水平普遍较低。从国际经验来看,药品定价机制的改革是我国行业变革的根本所在。自上世纪90年代起,美国先后实施了“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CBR)、“政府定价+市场竞争调节”(BGPA)及“基于价值的新定价体系”(NPPA)等改革措施,使药品价格逐渐回归市场并逐步反映实际需求,为药品研发和创新提供了动力。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也是朝着这个方向走,比如今年开始试点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3、医疗器械领域,由于印度医疗基础设施薄弱,设备相对落后,低端器械和耗材的需求很大。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出口主要以中低端的诊断试剂和小型医疗设备为主,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长。《DTC》法案有助于促进高端大型设备进入印度市场。
4、医疗服务领域也大有可为。一方面美国医疗体系的过度商业化严重影响了普通民众的看病体验,美国民众对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的诉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美国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我们认为,这两方面的叠加将为提供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带来新的机遇。而印度医疗体系本身的特点是“小机构,大医院”,公立医疗体系覆盖面广,但是效率不高,私立医院数量虽然较少但覆盖的服务质量较高且收费高昂。这种格局下,未来印度的医疗服务可能呈现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格局。